勤奋好学,不断创新的杨开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25浏览次数:300

杨开葆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为人低调勤奋好学热爱专业、善于思考、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1998年,当他进入马鞍山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公司(简称马耐)的管理层时,这个千人企业年亏损2000多万,职工的工资只能发60%。正可谓临危受命,在他的带领下,通过改革创新、产品升级,企业转型,经过10多年奋斗,如今的马耐,已经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6亿元的现代化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杨开葆成为正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学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这位学者型企业家,面对成绩从不张扬,他认可的只是这么一句话:“这几年,我和大家一起为马耐做了一些事。”下面就来看看杨开葆是如何成长的。

走出大山  学海无涯

杨开葆出生在安徽六安,在大别山的绿野深处,他作为回乡知识青年,正在经受特殊时期的各种考验,他的勤劳质朴,勇挑重担的品质取得了当地群众的赞扬,很快他就从一位知青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不久又当上了中学民办教师.有了看书备课的机会,无形中为他未来的深造作好了铺垫。果然,机遇是为作好准备的人提供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球彩体育直播app_线上赛事投注~钢铁学院耐火材料专业。当时冶金部将该专业作为行业重点,集中了较强的师资和装备,学科建设办得很有起色,加上这一届学生中有不少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锻炼,能运用历史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学风很好,出了不少在改革开放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的优秀人物,杨开葆就是其中之一。

杨开葆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和寄予厚望的班级里得到教育和训练,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寝室……,处处都留下了杨开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印迹。四年的本科教学,他学得很扎实,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养成了善于学习的习惯,在人生历程中能自觉地不断学习新知识,从实践中吸收新的能量,体现出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可贵精神。

1982元月,杨开葆毕业分配到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工作,接触到耐火材料的实际应用.他对工作倍加珍惜,经常蹲点在现场,潜心研究,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然而他感到:越是深入探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就越感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显得欠缺,尤其想到马钢的发展前景时,他陷入沉思,未来能胜任工作吗?人生似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就这样继续下去呢?还是重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当个名副其实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几度徘徊中,在万千思绪中,他豁然开朗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滚滚长江赋予他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工作五年,成家立业后,他毅然决定:暂时将工作放一放,自费报考硕士研究生。能下这样的决心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跨出这一步,实际上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

1987年秋,杨开葆重返校园,此时的钢院已升级为球彩体育直播app_线上赛事投注~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专业成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点学科。他师从张文杰教授,依然遵循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学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生的系统学习。此时的他与本科学习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他能充分利用在钢厂得到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理论,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与导师商讨后,针对马钢的急需,选择了钢包滑板作为主要研究课题。阅查了大量资料,结合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试制工作,使钢包滑板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且付诸应用,成为他学业和事业紧密结合的一枝奇葩。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他在政治思想和作风上也日臻成熟,在取得硕士学位的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望天空云卷云舒,杨开葆研究生毕业后满怀信心重返马钢,公司对他很重视,立即安排他进马钢技术中心(原钢研所)从事耐火材料的研发工作。他把重点还是放在“滑板”上,通过深入研究,使滑板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他撰写的《结合剂及工艺条件对铝锆碳滑板性能的影响》和《加入锆莫来石及特殊碳对烧成铝炭滑板性能的影响》等文章发表在《耐火材料》杂志上,在同行内引起反响,认可马耐的滑板及转炉挡渣闸阀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杨开葆一旦得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时,就全力以赴、不怕吃苦、学以致用成了他的一贯作风。1999,马钢公司派他到美国深造时,就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回国后结合马耐实际,付诸应用,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敬业创新 锐意改革实现跨越

钢研所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杨开葆在198912月研究生毕业回到钢研所非金属材料室工作,19906月就成为这个研究室的负责人.他在这里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是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他在工作上体现出很强的责任性和使命感,对员工体贴关怀自己处处带头不骄不躁地与马钢兄弟单位进行多层次的沟通和协调,尤其是与耐火厂的合作实现了研发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同时在他努力下,马耐很早就与武科大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在联合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得到锻炼,快速成长;团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研发成果不断得到推广;也推进了检测水平迅速提高。全室员工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经济收入也同步增长,很多年后不少职工尚不能忘怀这段美好时光,称赞杨开葆领导有方。

正当杨开葆在钢研所的研发工作蒸蒸日上之际,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马钢耐火材料厂由于管理体制落后,领导思想僵化,加上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等等原因,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陷入困境,拥有一千多职工的国营企业,低谷时月销售额只有200多万,比不上一个只有几十人的乡镇小厂。19986月,马钢公司决定调杨开葆进入马耐的领导层,从主任工程师开始,直到当上马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的不惑之年带领员工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经过10多年艰苦奋斗,不仅走出困境,还在企业规模,技术装备和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品除了满足马钢的需要外,还覆盖了冶金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多个使用领域,高端产品还走向海外,马耐成为皖江边的明珠,荣登全国耐火材料重点企业。

杨开葆首先强化全员营销意识,从改革着手解决市场问题,调集精兵强将,突出营销部的龙头作用,把游离在马耐之外的炉料公司耐火科招致麾下,紧接着他利用在钢厂和钢研所时建立起的互信工作关系,争取到马钢四钢和特钢的总包业务,在一钢和三钢实现了部分总包,这样在体制内保证了市场份额,实现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生产。然后在体制上实现以人为本的优化组合,打破原来以工艺流程划分的车间模式,改为按产品类别形成相对独立的一二两个分厂和机械制造分厂,进行模拟独立核算,效益与奖金挂钩,使成本质量效益都有了努力方向和前进动力,从而极大提高了职工主人翁精神,使生产和经营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紧接着,杨开葆在马钢公司有限资金的支持下,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不等不靠,千方百计自筹资金,挖潜改造,大刀阔斧地进行工艺升级(优化),装备更新。目前马耐拥有的成型和烧成设备在同类企业中趋于领先,它的自动化配料系统千吨以上压机的程控自动化以及自建的滑板砖高压浸渍和干溜系统等设施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很有特色。在设备更新的同时还对旧厂房职工休息室及厂区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如今走进马耐再也看不到低矮昏暗的旧厂房和脏乱的环境,代之而起的是宽敞明亮的现代厂房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花园式厂区。为“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马鞍山增光出彩。

杨开葆和他的团队在科技开发产品升级上硕果累累,钢包滑板的多次连用浇注料在钢包和电炉盖上的使用转炉挡渣闸阀等原创成果,在行业内可圈可点。鉴于马耐在加热炉用锚固砖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该品种的行业技术标准由马耐起草。转炉挡渣闸阀为国内首创并运用成功,这项成果不仅在马钢顺利地应用,而且逐步推广应用到宝钢首钢鞍钢等十多家钢厂20多座大中型转炉上,成为马耐的品牌产品.

马耐的产品在国内取得声誉的同时,杨开葆组织力量与有关贸易公司进行合作,在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下,把滑板,莫来石浇钢转,镁碳砖等公司的拳头产品推向海外,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10多个国家,马耐在国际化进程中也迈上了新台阶。2013年马耐的外销收入达7800万元主营产品销售额2.55亿元营业收入达519亿元,公司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职工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在上下班如织的车流中,职工群体中拥有轿车的已为数不少,在马耐欣欣向荣的发展中,使人看到国营企业的员工在以责任和事业的鼓舞下,在经济发展中同样能实现自身价值,圆梦小康。

不变的杨开葆

马耐的变化日新月异,而不变的是杨开葆.他为人依然低调,烟酒不沾,从不张扬,他的爱好是徒步登山,读书思考。登山除了强身还能锻炼意志和毅力,读书能丰富智慧思考能把握好未来,就是这样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使他充满自信。他不断深化与武科大的合作,从新产品开发和信息交流扩展到共建实验室并把马耐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职责,由此也能吸引人才,补充新生力量为未来集聚好人力资源,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马耐在前进!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变化,但杨开葆这种腹有诗书人自华的气质和精神可得永年。